洛阳嵩县的一个小山村里,一帮小学生每天早晨6点起床,翻越几座山去学校读书。
他们脑海里没有“贫穷”的概念,只是把一个个愿望深深藏在心底。这些愿望都很简单,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。
故事1:破布鞋
他把棉鞋让给弟弟
自己穿一双破布鞋
2014年1月3日下午,河南商报记者步行十多里山路,终于到达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场村小学。山上的风很冷,把人刮得站立不稳。
这时,一名身穿蓝色薄袄的小男孩走在前头,身后拽着一个年龄更小的男孩,嘴里不停地督促:“迟到了,迟到了,你快点儿,我把我的‘营养餐’给你。”
年龄稍大的男孩名叫耀磊,今年6岁。妈妈患有精神病,爸爸无法外出打工,家里只有几亩薄田。弟弟比他小两岁多,作为哥哥的他成了家里的“小大人”。
兄弟俩还是迟到了。“怎么又迟到了?”老师询问。
耀磊双眼发红,嘴角抽动:“弟弟老是不走,我拉不动他。”说话时,他不停地揉着膝盖。裤子的膝盖处有一个大洞,风把破洞吹得鼓了起来。
他脚上是一双单布鞋,鞋面全烂了,露出里面薄薄的衬布。爸爸只能买得起一双棉鞋、一顶帽子,他都让给了弟弟。
下午放学前,学校会发“营养餐”:一根火腿肠、一盒酸奶。耀磊把领到的“营养餐”装在兜里,拿出去给了弟弟。
“面包两三天一个,鸡蛋一周一个。”石场村小学史校长说,孩子们很喜欢吃这些“营养餐”,他们都“从早晨惦记到下午”。
故事2:空瓶子
没有水杯他们用塑料瓶装水
下课了,孩子们跑出教室,在“校园”里的土地上打闹,一个红色的塑料“滑滑梯”,是他们唯一的娱乐设施,几个小朋友自觉排队,轮流玩耍。
此外,学校前面的2亩空地,也是近60名学生的“乐园”。
兵兵和烁烁同龄,今年都是9岁,读三年级,住在4里地外的张花岭村。他们每天早晨6点起床,结伴同行,翻越两座山来学校,一天走两个来回。
他们俩带的一瓶水,在路上就喝光了,便拿着空塑料瓶找老师要水喝。塑料瓶盖旧得有些发黑,瓶身严重变形,上面的商标早已被撕掉。
两个孩子的脸冻得青紫,手上满是裂纹。兵兵曾在一年级时买过一双手套,丢了之后便再没买过。
今天的作文题目是《我的老师》。小手冻得通红,兵兵不时搓搓手。他在文中写道:我的老师很关心我们,他是一个好人,就像我们的爸爸一样……
兵兵告诉记者,老师原本想送给他和烁烁一个水杯,他们嫌贵坚持不要,而且“学校里的同学都没有”。
故事3:旧书包
自上学起她没用过真正的书包
下午4点30分,放学铃响起,班里的小朋友全走光了,8岁的妞妞仍趴在桌子上。看见教室里没人了,她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绿色塑料袋,藏在胸口匆忙走出。
这个塑料袋又脏又破,底部烂了几个洞,削了两头的短铅笔头漏到了地上。“你怎么不带书包?”记者以为她忘带书包了,轻声问她。
她顾不上捡铅笔,突然“哇”的一声哭了,“我没有书包,妈不给我买。”原来,那个绿色塑料袋就是她的“书包”,怕同学笑话,她每次都会捂起来。
“妈说背书包会驼背。”这个“谎言”,是妞妞的妈妈编出来搪塞她的。自上学以来,妞妞一直对此深信不疑,但还是想背一个书包试试,看会不会真的驼背。
她指着一个女孩背的红色书包,“就像那样的。”记者看到,这个红色书包图案已被磨掉。而拥有这样一个旧书包,一直是妞妞的“心事”。妞妞的家是三间土瓦房,从屋里抬头能看见天。为了安全,家里又加盖了两间平房,一家五口人挤在两张床上。
两年前,妞妞的爸爸李足范突然双手抽搐,之后生活不能自理。因为没钱,他只去县里检查过一次,也没查出病因,之后再也没看过。
愿望
寒冷的冬天,孩子们的心里都藏着小小的愿望,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。
贤贤(7岁):母亲智障,56岁的父亲靠种地维持生活,她的愿望是新年有个新书包。
小波(6岁):父亲在外打工,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他,经常冻得缩成一团,他想有一顶帽子。
盈盈(6岁):捡来的瓶子当水杯,灌热水时经常烧坏,她想有个新水杯。
柴丹(16岁):学校学前班的代课老师,其实也仍是个孩子。她每月工资360元,母亲去世,父亲瘫痪,她要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,给他煎药熬药。父亲的被褥经常被尿浸湿,她想换一床新的厚被子。
如果你有心帮助他们实现愿望,请在1月7日、8日(本周二、周三)两天将衣物(新旧不限)送到郑州市以下地点:
一、河南商报中心记者站(紫荆山路与东里路交叉口紫金城5楼0518室)
联系电话:0371—86088379
二、大学南路与南三环锦荣轻纺城
联系电话:0371—55023918
如果你想与我们一起,前往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石场村小学看望孩子们,也可以拨打锦荣公益社电话0371—55023918报名加入“爱心车队”。
1月9日(本周四)上午9点,“爱心车队”将载着捐赠的物资,从锦荣轻纺城出发前往这所学校。(河南商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