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河报》:豫发集团“多面手”进化式-凯发真人首先娱乐

《大河报》:豫发集团“多面手”进化式发布日期:2012-11-15  点击次数:5032

核心提示:在河南地产圈12年的好奇与审视中,豫发集团完成了由行业“非主流”到“中原首席综合地产运营商”的嬗变。而从“吃生螃蟹”到“吃透螃蟹”,既展现这个“小个子”独特的企业性格与发展韬略,也透露出其在商业竞争严逼下倔强而智慧的生存进化式。

a

逆市投资,“小个子”秀肌肉

在中国房地产业秋风萧瑟的时间节点,“小个子”豫发集团却大秀肌肉,“拉出2013年投资豪单”。这或令行业外人惊诧。

11月,豫发集团(简称豫发集团)对外公布了该公司2013年度投资发展战略:其一,以郑州航空港区为核心,全速推进其住宅和商业产品建设项目,预期今后几年港区项目总开发面积将超过300万平方米。其二,加快锦荣商贸城升级工程,将其改造为全新的shoppingmall业态。同时,开工锦荣国际轻纺城新项目。商业地产项目预期开发面积为150万平方米。其三,加快建设曲梁国际锦荣城及兰考锦荣服装工业园,积极承接东南沿海服企产业转移,预期开发面积超300万平方米。

综合来看,豫发集团在“十二五”后期投资开工面积约750万平方米。并且,这是在住宅、商业、工业三个板块同步推进。

这是国内一线地产商也难以企及的发展“胃口”。正因这场超级“肌肉秀”,豫发集团或已突破了行业内外对其品牌、规模、实力的既有认知。但在更多人意识中,当前在国内房地产业市场萧瑟而复杂的环境下,“逆市投资”或不是这个“小个子”能做、该做的。

根据郑州市统计局10月26日发布的行业数据报告,今年前三季度,郑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819.8万平方米,比上年同期下降3.2%;商品房销售额536.4亿元,同比仅增长0.1%。这是自2010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。

“行业低潮期的投资效率,需因企业所持资源、阶段性发展需求、资金链抗风险能力而议。”豫发人表示,与同业者不同,豫发集团承担了“配合郑州服装业提高产业化状态”、“服务河南承接沿海服企转移”的双项职能。从而,需要尽快提供与之配套的地产服务产品。

豫发人所指的“服装业地产服务产品”,是豫发集团旗下三宗在建商业及工业地产主力项目。

锦荣国际轻纺城,是大型商业综合体。市场总用地面积近300亩,规划建筑体量达37万平方米,可容纳3000余户轻纺织品商户进驻经营。今年8月二期项目正式开业运营后,已实现集群效应,涵盖家纺、服装面辅料、缝纫设备、棉布、窗帘、床品等轻纺织品,成为当前河南最大的交易中心。

曲梁国际锦荣城与兰考锦荣服装工业园,则是豫发集团拓展工业地产的标志性动作。

前者,设立在郑州曲梁。项目总占地1200亩,预期整体投资28亿元,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。其核心功能,是吸纳和集聚河南本土服装生产企业,形成豫派服装的设计研发中心、生产中心。同时,吸引国内、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企业入驻,力求打造中部地区的服装产业配套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服务中心。该项目共分为三期开发,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40余亩,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。

后者,设在开封兰考县。项目占地500亩,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,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。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集服装生产、物流、办公餐饮和娱乐等于一身的现代化工业园区,可实现年产600万套服装的生产能力,有效解决当地8000余人就业。

如此庞大的项目量与计划开工量,或是豫发集团诠释2013年逆市崛起的最佳表达。

但其在制造“爆破效应”的同时,亦不免引起外界对其发育成色、资源禀赋、发展能力的多重拷问。

“豫发集团这些年做了什么,它的爆发能力从何获得积累,它的经营主业究竟是什么?”这个被行内外深刻定格印象的“小个子”,如今又多了一层传奇性色彩。

b

濒危企业,辟蹊径求生机

豫发集团深沉的企业性格、小众而多元化的投资方式、松散的品牌关联度,或令外界很难看清其发育成色。但其能走通“大企业看不上、小企业想不到”的路,既决定其发育基因,更来自于探索可成长空间的韧性。

除锦荣商贸城之外,豫发集团“二号作品”是什么?

时至今日,这在河南地产界是多数人想问的。

这似乎是说,豫发集团已许久不在江湖。但江湖,却从不缺它的传说,最明显的就是豫发集团颇具“挑战性”的投资风格:在郑州商业地产界,锦荣商贸城第一个叫出物业“只租不售”。开发海南,它是第一个河南投资客。在航空港区,豫发集团先于省内外企业,甚至比富士康更早半年就投资这块人烟稀少、基础设施了无的处女地。随后,还毅然选择不惜代价,为助推富士康顺利入驻,率先为“政府使命需要”而做配套投资。

然种种传闻的背后,其实是豫发集团创立12年依旧难被读懂的生存逻辑:从民用住宅、旅游地产,到商贸市场、写字楼,再到工业厂房、工业区配套服务项目,它涉猎了中国地产业几乎全部产品。但哪一个才是其主营产品?从郑州、焦作、南阳西峡到海南岛五指山,哪个市场才是其核心发展区?

“术业应有专攻。但豫发集团在创业初的体格,决定其起点是‘讨生计、除旧疾’,而非轻装快马参与红海竞争。”豫发集团董事长王建树介绍,豫发集团的前身,是河南省豫发实业总公司下属的一个资不抵债的房地产开发公司。面对此境,他是众多人员中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,对公司改制重组,更名为“豫发集团”。

2000年,开发了第一个住宅项目,翠园锦荣世家住宅小区。

但随后王建树认知到,在住宅市场领域,公司品牌、市场定位、战略方向、专业团队、融资途径等最核心发展要素统统缺位,与市场既有霸主不可同日而语。

那么,豫发集团能做什么?这曾让王建树长期陷入深思。

比如,2001年,豫发集团购得火车站商圈商业用地(现锦荣商贸城一期占地)。有人找其商谈加价千万买地。

“商业地产的投建体量很大,公司在当年资金周转很窘迫,更何况,谁都没干过。”王建树确实也曾动过转让锦荣商贸城土地的心思,但河南财院国贸专业毕业的他更笃信稀缺地段物业保值增值的前景,最终不但坚持了下来,而且大胆而超前地做出了“物业只租不售”的抉择。

事实证明,租赁式经营非但未让锦荣商贸城陷入经营窘境,反而实现了自我造血、滚动发展。至2008年,其市场完成三次扩容。同时,它为豫发集团探索新的发育路径,当了“现金奶牛”。

但从豫发集团的创业履历来看,不得不说,2009年之前,其虽在局部市场有斩获,却对“二次成长”方向并未明晰。

比如,王建树的几次“冲动”:其一,“闯海南”涉足了旅游地产,开发“五指山•翡翠谷生态度假山庄”;其二,在住宅市场几度回归,焦作、郑州乃至南阳西峡;其三,为“富士康落户”做产业配套投资,涉足工业区配套服务项目。

“不能足够专业,干脆彻底多元化。也许能闯出个名堂。”这是王建树对小企业在竞争夹缝中生存的思维逻辑。

时间推移至2009年,豫发集团在投资方向上的重大战略调整,引发河南地产圈对其产生深刻关注。

横向,它在商业地产领域进一步延伸,筹建锦荣国际轻纺城、中原摄影器材城;纵向,它进入工业地产领域为服装加工企业做配套商。

这是豫发集团“二次成长”的十字坐标吗?业界众说纷纭。

c

链条式布局

从“非主流”到“做自己”

从“帮人一把”的实践中,豫发集团得到了“再成长”的启发。最终,其行业市场定位、功能与差异化特色得到校准。“先蓄水后养鱼”,自我升级为河南产业地产领域先行军。

超强多元化的经营战略,或让豫发集团在业界早有“非主流”的评议。

但在“争主流”、“做自己”的路线中,豫发集团仍选择了后者,这源于企业不同寻常的探索式发展经历。

而“做自己”,既需要明晰企业在市场格局中的优势与劣势,也需要找到差异化特色,更需要梳理出做强做大的发展方式与路线。

豫发集团的优势是什么?

从多产业布局结构看,2009年之前的豫发集团,旗下发展板块是商业地产。锦荣商贸城历时10年建设完成了规模扩容,三期项目累计开发面积达110亩,年交易额近百亿元。

除资金积累之外,豫发集团从开发商业地产中收获丰厚:其一,在贸易中心型商业地产领域,锦荣品牌效益持续放大;其二,其租赁制经营模式趋向成熟;其三,商管运营团队驾驭大型市场经营专业能力,得到了不断充实与历练。于是,2009年后,其快速切入锦荣国际轻纺城、中原摄影器材城等产品开发,并逐步投放市场。

从这一角度看,豫发集团在业界眼中是成功的。因其规避了市场一般产品红海竞争,另辟蹊径,在小众特色领域走活了生存路线,完成了贸易中心型地产产品的锦荣品牌培育、放大。

但是,豫发集团并未走出外界想象中的“横向延伸”路线。2011年,其进入了工业地产领域,在郑州曲梁、开封兰考投资服装工业园,令业界颇为诧异。

因为在中国主流地产界,住宅与商业以其产品关联度较强,便于过渡延伸。而工业地产则尤为冷僻,在当前地产市场中处于利益末梢。迄今,除一般企业独立投资外,多数工业园区由政府来投资。

事实上,豫发集团2003年曾涉水工业地产,开发了温州村服装加工园区项目,从中品尝过“低收益”的失败感。

王建树对此说法表示认同。但他之所以仍要坚持,是因助力河南服装加工业完成扩容、升级,已成为豫发集团培育核心竞争力、获得二次发展的关键撬杠。

豫发集团想做什么?

王建树说,他想要的是“产业地产”商业模式,具备可复制性。通俗理解,就是依托于某一产业,提供与之匹配的工业、商业地产产品。而当下最急迫的,是豫发集团由服装产业全链条地产服务商获得破题。

但当下的河南服装业发育状态,在王建树看来像一根蘑菇。由于本土制造业数量、质量偏低,贸易市场对外依附性过强,经过十多年发展后,涉服装业商业地产已看到了天花板。“产业结构畸形,决定其增长力有限,配套服务商想获得持续发展就是空谈。”

豫发集团为此能做什么?

王建树称,服装加工业链条分工明晰、协作性极强,这决定其产业升级不能“头疼医头”。因而,需从提高产业配套基础、疏通链条资源配置的层面实现破题。但能为生存起点、资源整合能力较低的中小服装企业,提供一批协作性高、资源配置丰满的发展载体,对接政府、银行资源扶持,即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与创业积极性。这一载体还能担当承接沿海服装企业转移,提供了现成的软硬环境,一举两得。

由此推理,曲梁国际锦荣城、兰考锦荣服装工业园、锦荣轻纺城、锦荣商贸城,都是豫发集团研发“产业地产”商业模式的对点投资。最终,它们将完成成品贸易、原材料流通、加工制造的链条式产品组合,实现锦荣品牌与“产业地产”概念全面兼容。

“这一探索,关乎豫发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培育,更关乎企业在下一个十年的可成长空间。”王建树说,他对公司未来在行业市场的定位,是“中原产业地产领域第一方面军”。

d

攻防兼备,三角决定平衡

豫发集团“产业地产商”的角色定位,或由服装产业全链条地产服务商获得破题。但这根发展主线背后,则是王建树设计的一条隐线:商用、工业、住宅三角决定平衡,随行就市、游刃其中。

挑起“中原首席产业地产运营服务商”大旗,豫发集团是有底气的。

从其内部看,这源自旗下锦荣品牌在河南服装业浸淫的深度。经10年的积累,锦荣商贸城在河南服装贸易领域已成为活跃度最高的市场之一,3000家商户与之唇齿相依。更重要的是,豫发集团积累了一个充分理解服装产业成长的商业经营团队。

从外部看,多方位政策支撑,能够让豫发集团找到合适的借力。比如,郑州市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的“关照”;比如,河南倾一省之力承接产业转移,大纺织领域更是各地重点“呵护”的对象。

事实上,纵观豫发集团12年发展历程,其多元化投资结构或在外人看来多有凌乱,但多数产品紧扣一个原则:顺势市场、政策借力。

2000年的锦荣商贸城,是顺应郑州建设现代商贸城;2004年的海南楼盘,是契合“国家特区建设”热源;2011年为富士康落地做产业配套投资,是积极响应郑州新农村建设、承接产业转移……这凸显王建树的政治智慧以及他对市场热源的洞察力。

但换一角度,豫发每一次“应题”发展,并不完全是一本经济账。作为一个本土企业,它能在城市发展或政策引导最需要的时间、地点精确出现,既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,更是一个企业公民服务“区域经济发展”的品格与使命感。

仍以“服务富士康‘落地’”为例,当年荒草萋萋、基建为零的现状,曾让很多人退却:参与企业不仅需要先期垫资,还需扛住港区市场培育周期,更需具备驾驭“产业基地设施配套”、“农村新社区配套”双项工程能力。

从河南地产界名腕如云的阵容中,豫发显然不是最合适的。但它敢于成为“旗手”,得到了政府的器重,它的态度、付出与服务,得到了行业、经济界的充分认同。于是,在近3年巨额投资零回报之后,它终于能得到千余亩商业和住宅储备用地,在港区市场占据一定优势,自合情理。

当然,对于豫发集团2013年庞大的投资规划,外界并非无议论:其品牌外向度、资金、人才结构是否足以支撑,或被追问更多。

“多年来,豫发集团多元化的投资方式,的确未让外界认知到企业发育质量与健康度。”这是王建树为企业发展路线做出的得失评估。但他认为,豫发集团在中国地产经济主升浪中没有掉队,也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:其一,商业地产自持物业带来的稳定现金流;其二,在住宅、商用、工业三个板块,各积累了一支专业化团队。“这是支撑企业2013年发展计划很给力的正能量”。

豫发集团2013年后发展计划与此形成了暗合:住宅为前锋,商业地产为中锋,工业地产为后卫。将“不擅长”的住宅板块提在最前,王建树称,这是在当前阶段,公司提高品牌外向度的需要。但从整体战略看,更需要通过住宅批量投放,获得“短平快”收益,全力支持“专业产业地产商”主线完成更漂亮的产品。

由此推理,在积极培育“主产品”的同时,豫发集团另设一条“保驾”暗线:住宅、商业地产、工业地产,“三角决定平衡”。互通资源、利益共享。根据不同的时间、政策环境、市场机遇、资源配置状况,做最合适的调整。攻防兼备、游刃其中。

“豫发集团这12年,跨过了第一个轮回,有坎坷、有非议,得失分明。但它最大的改变,是从此有了清晰的价值观、竞争力、发展战略”。王建树说,这将支撑企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,由此,将2013年设定为新起点。

当然,在全行业投资低潮期吹起冲锋号,亦是豫发集团内心兴奋的一种表达: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政策的调控,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综合素质考验逼近极限。这或可能导致河南地产界“江湖地位”重构,或为豫发集团提供品牌上位的机会。

“在政策宏观调控持续深化的背景下,房地产企业也能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。那就是拓展思路,走多元化之路。”这是王建树一改往日深沉,今年在公开场合卓有兴致的演讲。(杨霄)

链接地址:

网站地图